我是通訊系大三的學生,和許多大學生一樣,學習獨立自我、嘗試新生活,而我還有一樣「稍微」與眾不同的樂趣─演奏揚琴。
小時候的因緣際會,我參加了某場揚琴演奏會,揚琴清脆而輕快的音色立刻吸引我,同時,台上表演者的演奏張力讓我感到佩服,也因為這次的際遇,讓我對這項樂器充滿了興趣與學習的慾望。於是在小學3年級時,我開始接觸揚琴,經過老師專業的教導以及無比的熱情,讓我一頭栽進揚琴的世界裡,而且學習速度非常快,讓我自信心大增!因此,我鼓起勇氣報名了比賽,想要了解自己的程度,但是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成績不如預期。不服輸的我,再次報名了比賽,仍然向隅,同時也已經高中了,學業壓力變大、學琴遇到瓶頸,終於做出了暫時中斷了揚琴之路的決定,專心完成高中升大學的過渡階段。
直到上大學之後,我就下定決心要做一件突破自己的事情,我曾聽朋友分享過未來的藍圖,有成績優異、有交各式各樣的朋友、也有爬人生第一座百岳......等,而我想要在當初那受挫的揚琴上取得成長,因為揚琴在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可以抒發情感、可以獲得平靜、可以和音樂對話。上大學的自主時間較多,於是我選擇參加了國樂社。剛開始,我幾乎每天晚上都跑去社團練琴,但依然卡在之前的瓶頸無法突破。
一剛開始,我先嘗試了桃園地區大專院校個人組比賽,由於人數少加上指定曲是我學過的曲子,很順利地取得了冠軍,但我知道這樣的實力對全國賽仍有嫌不足,而我當時也只是盲目的練習,並沒有一個心靈上的助力,直到我開始積極參予了社團活動,才有了關鍵性的轉變。很多人都說台風很重要,我將之解讀台風是等同於自信,當我從大量的活動中找到自信後,我的音樂就跟別人不一樣了,接著就像骨牌效應般,取得更多的突破,也漸漸明瞭原來以前自己認為很難的東西,其實是自我設限而已。因此,在全國大賽之前,我每天練琴,但完全不會覺得在苦練,而是充分沉浸在比賽曲子中,且不由自主的想要彈得更好。
終於來到全國大賽,高手雲集,但是國樂社同伴、老師給我的鼓勵以及充分的練習,讓我仍然有勇氣完成我的表演。賽後,我思量著中間確實有不少的失誤,甚至比其他選手要來的多,但卻是努力的放著感情完成曲子的表演。當大會宣布冠軍是我的那刻,我不敢置信地走上台接受頒獎,直到回到台下,爸爸媽媽抱著我恭喜我時才意識到這一切是真的,一切的努力有了回報。我看著評語單所有評審皆有志一同的給了我「富有音樂性」的評語。
我覺得自己突破的重點除了自己的熱愛與努力以及老師悉心的教導,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─參加了國樂社。在社團中,有參與感也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,使人想要認真一起練習一起團練;雖然在社團中難免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,但是經過協調與溝通,社團反而變得更有向心力。幾次跟著社團跑活動,也讓我更喜愛自己的樂器了!原來演奏樂器,也能夠將我愛揚琴的這份價值提升,精進自己也分享給周圍的人。也由於對於揚琴的領悟,讓我可以將這份態度應用於其他生活上的挫折,學習找出問題、克服它、正視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